本报记者黄伟伟 发自北京 长期关注动物保护和食品安全的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天方茶业董事长郑孝和在今年两会提交的议案中建议明确禁止制售和流通不属于农产品动物种类、无农产品养殖档案、无屠宰规程的动物或无动物产品(肉制品)检疫标准的动物肉类或产品。
近年来,由于利益驱使,我国各地已经形成多条偷盗抢毒、非法交易、贩运、屠宰、制售肉品的黑色利益链,大肠杆菌超标11000倍的臭水沟老鼠、被剥皮取皮毛的皮草动物腐臭的尸体被堂而皇之端上餐馆公然大卖的媒体报道层出不穷,集中在这条利益链背后的多种违法犯罪问题,已对社会治安、防疫卫生、社会秩序甚至社会稳定等产生了极大危害,更凸显出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在动物源性食品上的盲区,以及因此造成的不可控食品安全风险。
郑孝和前期经过大量的调查了解到全国每年流向餐桌的非农产品动物多达数千万。据业内人士透露以及媒体深度调查,它们普遍来自盗、毒城乡群众的家养犬、猫,或者抓捕因为动物法律及管理制度缺失而产生的流浪动物。
此类肉及肉制品经营涉嫌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行为是郑孝和建议制定法律明确禁止其经营的首要原因,他认为此类肉品未经任何检疫,不仅毫无食用安全可言,更携带未知的病源、毒源。目前盗、毒团伙最常使用的是琥珀胆碱、氰化钠等剧毒药物,在杀死的动物体内残留,食用后对人体会造成毒物积累从而损害脏器,甚至导致死亡。
郑孝和还认为此类肉品的经营严重破坏防疫安全,“我们不能让SARS与H7N9的惨痛教训重演。”
郑孝和提请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修法,在第二十八条中“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增加:应防疫的非农产品动物种类陆生动物、无农产品养殖档案、无屠宰规程的陆生动物或无动物产品(肉制品)检疫标准的动物肉类或产品。违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依法惩处,从下游严把食品安全关卡,追根溯源,将黑色产业连根拔除。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严惩,有效遏制其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猖獗势头,以从根本上杜绝其给人民带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来源:http://paper.cfsn.cn/content/2015-03/14/content_24246.htm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