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09—王发财、陈敏:张小海:干干净净做动物慈善

作者: 
王发财 陈敏
职务: 
《社会企业家》杂志

热度: 492

黑熊被生锈的钢管插进胆囊,一日两次甚至三次被抽取胆汁;

 

黑熊被穿上沉重的铁马甲,以防它抓挠腹部长期不愈的伤口;

黑熊被锯掉犬牙,甚至拔掉趾甲,以防它攻击取它胆汁的人;黑熊被不停地打入更多的抗生素以防感染,针孔在它的肩膀烂成了血洞……

一位男士在台上讲解《淘汰活熊取胆卡在哪里?》的内容,不时更换着幻灯片,一张比一张更加触目惊心。观者无不动容。

讲解者张小海,亚洲动物基金中国区外部事务总监,从事黑熊救护工作已经8年。他说,中国97个养熊场,超过一万只熊正在忍受抽胆及病痛折磨。“这还只是合规的养殖场,非法养殖场不包括在内”。

 

 

熊仍然很疼,需要我们更努力

 

不少养熊场声称自己已经采取了无管引流技术,然而两年前张小海所在的亚洲动物基金解救的十头熊,几乎每一头仍然穿着“铁马甲”。这个行业并不规范。即使是无管引流技术,也不可能无痛取胆。张小海同样用图例说明,“取胆汁手术需要在胆囊和腹壁之搭建瘘管。必须把胆囊从肝脏里面先扯出来,而且这个瘘管通道实际是一个伤口,会持续愈合,但抽胆汁的过程会阻止愈合。于是这个瘘管通道成为细菌的温床,可能感染内脏系统,甚至造成心血管疾病等等。”

据他介绍,在亚洲动物基金解救的277头黑熊中,有181头采取无管引流的取胆方法,其中165头取胆黑熊有后遗症,99%患胆囊炎,其他疾病包括胆结石、胆囊息肉等。在121头去世的熊中,35%患有肝癌。

他进一步对熊胆制药提出了质疑。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资料显示,目前用熊胆的药品有244种,其中108种直接是熊胆粉、熊胆胶囊,78种是熊胆类的眼药水,咽喉片。野生黑熊的平均寿命是30年,养熊场的小熊满三岁就会开始抽取胆汁,一直到它们死亡。年复一年,黑熊们在肮脏窄小的铁笼里咆哮,怒吼,生病,甚至自残。它们的胆汁制成品会是安全有益的吗?一头肝癌去世的熊,前一天抽取的胆汁可能仍然会被制成药品出售,没听说过药企主动追回——将惩罚施与病患者,这是不是黑熊对人类最后的无奈反抗?

这样的话题让人抑郁。张小海保持冷静:“我做这个工作不是因为爱心泛滥,也不是和黑熊有某种特殊的感情,而是希望能帮助我们人类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动物和人的关系,其实推导开去,就是人和人的关系。人不能为了一己私念,就去虐待残害动物,为所欲为。人必须有所敬畏。熊仍然很疼,需要我们更努力。”

归真堂事件发酵之后,作为亚洲动物基金代表的张小海明确反对归真堂上市,他也同时被卷进风口浪尖。有网友反驳张小海:“你吃肉吗?吃肉就没有资格来保护熊。伪善!”还有网友说:“还有那么多穷山区的孩子吃不饱,上不了学,你们不去救助他们却来救助黑熊!”张小海欢迎讨论,让更多人来关心取胆黑熊在光天化日之下遭受的痛苦,关心它们的命运,虽然他觉得有些言论的逻辑实在荒谬。

“是不是所有孩子的温饱都能解决呢?暂时不能。那做别的善事就变成了伪善?照这个逻辑推导回去,所有的善事都不能做,恶事反而是能做的。同理,我也吃肉,那我就不能保护动物了吗?不管做什么,正在做一点推动社会文明的事情,就是好的。什么也不做,指画脚批评,是从伪善走向真恶。”

 

 

安德鲁和比杰的故事

 

张小海在加入亚洲动物基金之前,做过八九年酒店管理,后来又开了家软件公司,竞争激烈而感到艰难。恰好亚洲动物基金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在招聘全职翻译,他去了。彼此一聊,感觉都不错。

亚洲动物基金的创办人谢罗便臣女士,非富非贵,是一名很普通的家庭妇女,曾供职于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1993年,她在广州一家养熊场参观(当时“参观浏览”是促销熊胆粉的手段之一),看到被铁马甲禁锢的熊,很受震动。忽然,她的肩膀被碰了一下,原来是头熊,挤压在无法转身的铁笼里,伸出手掌要摸她,眼神很无助。

这位女性觉得必须尽自己力量解救黑熊,为此她发起了宣传和募捐,5年后在香港成立了亚洲动物基金会,以救护黑熊为宗旨。如今亚洲动物基金在英、美、澳大利亚和德国都设有办事处。

2000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四川省林业厅和亚洲动物基金签订了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四川省林业厅和亚洲动物基金计划救助500头取胆熊,旨在“淘汰养熊业”,方式是和养熊场谈判,用“转业补偿金”换取黑熊和熊场的营业执照。

2000年,四川龙桥黑熊救护中心成立,占地200亩。成立3年,救助了130多头熊。当时,张小海问:“你们拿这些熊怎么办?”负责人说:“怎么办?养老送终啊。”

这让张小海很受触动:“他们和别人不一样,有些人甚至给自己的父母养老送终也做不到。”由此,他开始担任救护中心的翻译,搬到了救护中心住,只有周末回家。他早晚都能看到那些熊,渐渐知道了很多熊的故事。

救护中心救助的第一头熊,腹部插着金属导管,毛发污脏,少了只左前掌。大伙忙着给它卸载铁马甲,它却饶有兴趣地玩着笼顶的一根绳子,眼神温和。它被取名为安德鲁。

之后来了不同的新伙伴,安德鲁偶尔劝架,偶尔训大护小,成了熊场的一号大哥。张小海说,安德鲁也超能忍耐,肚子上的血管都已爆起时,它才开始微微呻吟。当兽医把它的腹腔打开,发现癌肿瘤已经布满肝组织。

安德鲁2006年9月6日死亡,像一位领袖般安静坚忍地离去。它被安葬在墓园最高处,墓碑上刻着:“你的离去不会让我们软弱,反而使我们更坚强。”胆怯温柔的安德烈在中心生

活了10年。

刚解救出来的黑熊不仅身体糟糕,精神也很糟糕。有的迈出笼子第一次踏上水泥地,就不停摇头以示恐惧,马上回缩,24小时才迈出笼子第一步。有的十分暴躁,动不动就仰头咆哮。

四川成都龙桥黑熊救护中心救助的黑熊,在中心人员的护理下,慢慢恢复正常。陶洪亮是中心的老员工,很喜欢贪吃、耍小聪明的比杰,“我喜欢看到他这样顽皮又快乐的生活。”另一位同事则最爱杜蕾:“被救回中心的时候还是只幼熊,没有被抽过胆汁。我看着她在中心慢慢长大,就像看待自己的孩子。我希望她能一直健康地生活下去,还希望有更多的熊被救回我们中心。”

张小海说,野生动物属于野外,但我们救助的黑熊已经失去野外生存的能力。不得已,需要人照顾它们直至终老。

 

 

干干净净做慈善

 

记者:亚洲动物基金是动物福利组织,和动物保护组织有什么不同?

张小海:的确跟一般人心目中想象的还不一样,比如保护老虎,犀牛,藏羚羊,都是濒危物种的保护,是不让这些动物在地球上灭绝。我们的工作与野生动物保护有一定的区别。我们希望动物不受虐待。比如养了狗,要给它水,给它饭。如果它病了就给扔了,作为宠物的主人这就是不负责任。我们更关注人的行为对动物造成的影响,特别是伤害。不管是濒危动物,是野生的还是家养的,哪怕是待屠宰动物,都不应施加虐待。即使两分钟后就要宰杀的一头猪,但你心情不痛快,就踹了它两脚,这就是额外地施加了不必要的痛苦给动物。

记者:按照您的经验和阅历,能否谈谈当今的动物保护组织应该如何更好地生存?

张小海:NGO组织在当前的政策下都比较困难。除开外部环境,有的组织自身过于感性,情绪化,对自身的发展没有清晰的规划。全世界的公益组织都有一定的共性,没有利益驱使,往往会效率低。如果再加上情绪化,就容易偏移方向。比如想解决流浪狗的吃饭问题,一开始做就迷失了。救了很多狗,入不敷出,觉得很苦,还没达到目的。救助组织之间彼此还有意见之争。有些人批评自己的同行所花费的时间,有时甚至还要多于批评伤害动物的人。还有一个问题是如何用钱。我觉得应该量入为出,有多大能力,能收到多少捐款,就做多少事情。如果只有三条狗的救助能力,就只救三条狗。捐来的钱,还应该用一些来做宣传,样才能有更多的募款,来做第四条狗、第五条狗的救助。如果你勉为其难地去做,就可能不得不出让一些你很核心的东西,那就偏移了。

记者:刚才您谈到出让很核心的东西,是指什么?

张小海:我曾听过一个挺大的基金会的募款专员谈募捐。有些慈善组织片面地强调给捐款人提供宣传个人或企业形象的平台。用自己的品牌和媒体关注去交换捐款。这种交换很危险。这会给中国慈善业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慈善组织自我约束是很重要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捐款可以拿,有些就不能拿。应该干干净净做慈善,收捐款。

记者:亚洲动物基金和捐款人互动的原则是什么?

张小海:对于捐款人,我们没有经济的回报,名声的回报也特别有限。亚洲动物基金每年都接受几百万美金的捐款,大多数捐款人只是愿意让我们去帮助他们实现救助黑熊的愿望,而非图个名声。我们也很少把捐款人的光辉事迹放在自己的网站上。慈善不能被商业利用,绑架。否则就会沦为商业的附庸。粉饰商业。失去慈善原有的圣洁感。

 

 

最好的保护是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

 

记者:再说说养熊场的事。有人提出,养熊业促进了黑熊的繁殖,因为黑熊野外生存环境也越来越狭小,而且可能遭到枪杀。您怎么看?

张小海:先提个问题,人类为什么要做野生动物保护?为什么老虎、黑熊不能灭绝?好多人认为,因为我们的星球不完整了,单一化了,这个想法虽然正确,但不够深入。任何一种野生动物。对环境都具有其独特的生态功能,一旦灭绝会对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如果你在野外再也看不到一头黑熊,你圈养一百头,哪怕一百万头,有什么意义?环境仍然会恶化下去,黑熊的生态功能仍然无法实现。物种保留的意义在于生态环境里他们的真实存在,而不是在人类的数据库里有他们的DNA。我们人类野化野生动物,尤其是高级野生动物的,基本都不成功。你看熊猫,我们花了多少钱,至今没有实现大规模野化。所以说,即使不提养熊业的残忍,不提熊胆市场合法化对野生黑熊种群带来的压力,以养熊业来保护黑熊物种也是缘木求鱼。

记者:为什么野生动物野化这么难?

张小海:首先,我们很难掌握野生动物的习性。你给老虎笼子里投个鸡进去,老虎就有野性了?不可能。举个例子,老虎体味很重,武松就是闻到了老虎的臭味才酒醒来的。如果老虎是站在上风处觅食,动物就跑了。所以小老虎要从小跟妈妈学习,观察风向,站在下风向,才能扑食成功。这个本领,人怎么教给它?科学要发展到什么程度,才能积累这样的验?

第二,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也很难复制。很多人说,你把黑熊放回树林吧。哪片树林?树林够不够大?产出够不够吃?黑熊会不会饿死?黑熊是独居动物,一头野熊需要很大一片森林。现有的森林,能容下多少黑熊?所以我们说给黑熊养老送终,也不繁育。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场地资源有限,希望能救助更多取胆黑熊。更重要的是,人工圈养不管提供多好的条件,都是野生动物的囚笼和监狱。野生黑熊需要很大一块地来发展自己的天性,很多熊挤在一块,他们会紧张,拘束,打斗。

黑熊属于森林。我们希望有一天,养熊业被取缔,我们的救护中心也不再有需要救助的黑熊。

记者:您认为什么才是保护野生动物的王道?

张小海:保护动物的栖息地。有人说,熊伤人的报道很多。那是熊多了吗?第一是媒体发达了,报道多了。第二是熊被赶下山了。比如山上建水库,开山炸石,把熊惊下来了。所以,我们能不能限制自己的行为,少用点电,少浪费资源,对森林的索取少一点?我们救护中心旁边有条河,现在干了,因为上游修了水库。一层一层地建水库,一层层地毁灭树林。结果熊没有地方去了,只好下山。

记者:这次反对归真堂上市,引发了全民讨论。您是否有担心,热潮过后,淘汰养熊业的目标又可能变得遥远?

张小海:这次对活熊取胆的全民讨论,本身很有意义,引发了很多人的恻隐之心,反对虐待的力量也就越大。这个热点一旦退潮,对于淘汰养熊业以及立法保护,我还是乐观的。我干了8年,人生有几个8年?我有很强的迫切感,尤其是看到了希望。过去,这个话题一直不那么活跃,现在越来越激烈、频繁。我想,应该离解决问题不远了。

 

 

 

 

来源:http://www.shechuang.org/magazine/939.html

分类: 
报刊类

大赛指南

  • 主办单位
  • --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
  •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
  • 承办单位
  • --安徽天方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 --动保网
  • --中国企业摄影家联盟

  • 亚洲动物基金
  • 北京市法学会公益法研究会
  • 中国动保记者沙龙
  • 中国青年动物保护联盟

  • 中国文联《神州艺术》杂志
  • 中国张家界当代中国画创作研究院
  • 中国禅茶协会
  • 上善文化教育学会
  • 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 宜信卓越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央企大客户事业部
  • 东巴视觉艺术研究中心

  • 中国新闻社
  • 中国网络电视台(央视网)专题频道
  • 中华读书报
  • 人民网
  • 中国网
  • 新浪网
  • 腾讯网
  • 光明网
  • 经济网
  • 凤凰网
  • 大公网

  • 2015年11月1日前,凡在具有全国统一刊号的报纸、刊物,或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的、具有登载新闻业务资质的新闻网站,知名动物保护组织门户网站上正式发表的新闻作品,均可参评。
  • 参评作品如侵犯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商标权等,评选工作委员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法律问题由参评者自行解决并承担责任。

  • 作品征集从2015年6月22日起,截稿时间为2015年11月30日(以收到作品时间为准)。
  • 评选采取征集与展播相结合、单位统一组织和个人自由来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评作品边征集边在相关网站进行展示
  • 参评作品可刻录光盘邮寄到组委会,也可发送到评选工作委员会征稿电子信箱。
  • 参评作品可以是电子版原稿、媒体刊载的截图、报刊复印件等。

评选截止

作品征集

作品征集从2015年6月22日起,
截稿时间为2015年11月30日
(以收到作品时间为准)

关于我们

首届“天方杯”动物保护新闻奖.
宣传爱护动物的普世价值观,展示新闻舆论战线关注动保议题、提升动保理念、实践动保行动的报道成果

联系我们

动保新闻奖评委会:

  • 3207756167@qq.com 
  • 联系人:汪佳其(微信:wjq1117)
  • 手机:13465871613
  • 地址:山东青岛黄岛区灵山湾路247号203室

请在电子邮件题目或邮件信封上注明“参评动保新闻奖”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