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题】 广西北海:“电捕鱼”死灰复燃 呈公开化
【导语】
电捕鱼一种用高压电脉冲捕捉鱼类的非法捕鱼方式。是一种毁灭性强、极具危险性的捕鱼方法。它无论对鱼、对人、对海洋生态环境都有着巨大的危害,是国家早已明令禁止的一种违法捕捞方式。然而,记者近日在广西北海采访时发现使用电捕工具的船只不在少数,在这里似乎已经公开化。
【正文】
早晨天还没亮,记者便与专门从事渔业资源监测的广州海洋大学卢伙胜教授一行,赶往广西北海侨港码头。
【同期】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中心常务副主任 卢伙胜
记者:卢老师,我们为什么这个点到码头去看
卢伙胜:现在船上来卖鱼了
记者:他们往往大都在这个点上岸是吧
卢伙胜:没有 他们都在这靠港
记者:他们是晚上捕捞早晨靠港是吧
【正文】
来到码头上,这里已是灯火通明,交易活跃,每天这个时候,大量的电捕船都会进港卸鱼,我们租了一艘小船来到海上 ,因船只简陋没有灯光,只好凭借周围的余光来辨别船只。
记者:咱们一会要上这艘船看一下吧,1030
专家:两艘作业船
记者:奥 两艘,前边还有一艘是吧。
专家:爬上去看看
【正文】
为详细了解电捕鱼,黑暗中,我们摸索着爬上了其中一艘,正向岸边行驶的电捕鱼船,船上的渔获物,让记者大吃了一惊。
【同期】广西北海 渔民
记者:没有大鱼啊?
渔民:没有了,什么东西都没有了。
记者:就是海里没有鱼是吧?
渔民:对,都没有鱼了。
记者:小伙子这个电安全吗
渔民:还可以
记者:能不能电着人
渔民 :不会呀
【正文】
记者注意到,采用电拖网捕捞的渔获物,几乎全部是小的鱼、虾、蟹,除此之外,就连海底的贝类资源也给滥捕上来,实在让人痛心。
【正文】3635
天渐渐亮了起来,记者注意到,船只上的电线,导电体等违法捕捞工具暴露无遗,多根高压电线由船舱内发电机处通向船体尾部,沉到海底部分线体已被渔民收了起来,装满了箩筐,而鱼拖网底部的铁链上,还缠绕着一根手指粗的铜质电缆。
【同期】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中心常务副主任 卢伙胜
专家:看到了吗?
记者:看到它的接头了。
专家:是呀 是呀
专家:线长吗
记者:通过它组成一个电磁场。
专家:放电吗 电脉冲 放电
【同期】广西北海 渔民
渔民:它在海里拖,然后它就不停的放电,把鱼就赶上来了。
记者:然后呢?就收入那个网带里了?
专家:对,电出来了以后一拖就拖到这个网带里面了,挤进最后这个网带里了,这就是网囊了。
【正文】
卢教授说,铜质电缆与铁链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大的导电体,当铁链在海地穿行的时候会向周围释放强大的脉冲电流,蛰伏在海底的鱼虾因受到电流刺激,纷纷弹起或电昏而被强行收入网中,而像这样的捕捞船只,在广西北海有相当多的数量。
【同期】4106 广东海洋大学 李忠炉
李忠炉:你看那一排都是。
记者:那是什么?
李忠炉:这些船都是。
记者:都是那种,那种电拖网船是吧?
李忠炉:对。
【同期】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中心常务副主任 卢伙胜
记者:这一艘包括前面这一艘都是,还有左边那个。
专家:这些都是。
三【标题】“电拖网”危害大 专家呼吁应彻底杜绝
【导语】
所谓电捕鱼就是在渔网的上纲或下纲通上高压电流,使海底的大小鱼虾因受到电击刺激而惊跳起来,进而被收进渔民的网中。那么这些生活在海底鱼、虾是什么情况下被电昏甚至电死的,他又是怎样被捕捞上来的?它的危害都有哪些? 我们在这里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了解一下。
【现场展示】
我开始加电压了,我先把带你压加到20伏,
这回我们看到鱼体受到电流的作用有一些波动异常,我们进一步提高电流。
现在我把电压稍稍加一点加到到三十伏
现在我们可以明显看见鱼体活动异常,活动非常频繁,四处逃散。
【正文】
我们知道,电拖网采用的最低电压都是110到220伏之间,当我们加到100伏的时候,鱼缸里的鱼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现场同期】
现在电压已经加到100伏
电压加到100伏的情况下,在这种高电流的情况下,所有的鱼体的话活动频率减弱,呼吸也没有之前那么频繁,呼吸减弱,不断的有鱼体是追入缸底。
在电压提高到200伏的情况下,部分加大的鱼体其实已经出现昏迷状态了,全浮在水面上,不断有个体加大的鱼个体较小的鱼沉入缸底,我们可以看见在左侧拐角,鱼体随着这个电极的逼近的话,他们已无力去逃离这个区域,全部被击晕。
【正文】
青岛中科院海洋所研究渔业资源的线薇薇告诉记者,其实,被电上岸来的鱼还远远不止这些,有很多渔获物因为没有能够被网上来而无法统计,渔业资源就是这样被白白破坏掉了,生态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同期】中科院海洋所渔业资源研究室研究员 线薇薇
整个生物全部是一个死亡状态。对渔业资源来讲经济鱼类可能被破坏掉,可能这个渔汛三年都不会被恢复了,死掉的这个生物沉到水底呢,对水质也是一个污染。所以不光是渔业资源,对整个近期这个渔业生态是一种清扫似的,毁灭似的一个大打击。
【正文】
到底一艘电捕船的破坏力多大呢?卢伙胜给我们算了一下,如果一艘船,一个晚上有十个小时的作业时间,每小时航行3700米,辐射面积按(保守数字)12平方米来计算的话,一个晚上,就有2.2平方公里面积的海域资源遭到电拖网的破坏。
【同期】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中心常务副主任 卢伙胜
这个电拖网拖了以后,海底就荒漠化,什么东西都不长了,在它作业范围之内,一般的就是。
【正文】
不仅如此,由于大面积的电脉冲的刺激,甚至还将使某些鱼、虾贝类遗传基因发生改变,对其以后繁殖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同期】中科院海洋所渔业资源研究室研究员 线薇薇
它整个身体的机制包括他的遗传性可能被破坏掉,包括水中的一些小的浮游生物小鱼小虾什么的,还有些绿色的植物。他可能在大的电场和磁场的这种作用下呢?它可能这个遗传的多样性,可能在将来它的繁殖的这方面的能力被损伤,那对将来这个多样性也好,这个生物的这个繁殖也好,可能也是一个灭绝的作用。
【正文】
针对“电捕鱼”产生的极大危害,专家们呼吁,政府、渔业部门要采取有效地执法形式,坚决遏制住电捕鱼等违法捕捞,彻底杜绝破坏海洋生态的滥捕乱捞现象。
【同期】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中心常务副主任 卢伙胜
为了我们以后我们子孙后代有鱼捕,也为了渔民的长远的生活起见,我们要加大这个执法力度,把这个势头打压下去,严惩这些非法作业的渔船,这样才能保住南海的渔业资源永续发展。
【同期】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 窦硕增
这种电捕捞作业的这种危害性,它的破坏性,一定要下定决心,排除干扰,彻底根除这种作业方式。
内容简介
27日,农业组记者宋云研在新闻频道推出一组关注非法电捕鱼的调查报道。这是记者在完成渤海“绝户网”报道后,又挖掘到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电捕鱼是一种采用高压电脉冲捕鱼的方式,因为毁灭性强、极具危险性,所以这种捕鱼方法早已被国家明令禁止。然而在广西北海,这一现象早已死灰复燃起来,给海洋生态带来很大灾难,记者前往非法电捕鱼最严重的广西北海,起早摸黑进行深入调查,记者为了拍摄到渔船鱼获物,就租小船借着夜色来到海上,奋力爬上另一艘正在向港口驶去的渔船,赶在在渔船靠港之前。就悄悄地将渔获物,以及电捕鱼的工具记录下来。画面触目惊心,特别是可以从画面中看到,采用拖着海底走的电拖网捕捞的渔获物,几乎全部是小的鱼、虾、蟹,除此之外,就连海底的贝类资源也给滥捕上来,这种“清扫式”的捕捞是对海洋资源的极大破坏。而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渔民们的这些破坏式捕捞基本上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为了进一步展现这种非法捕捞对渔业资源和海洋环境的破坏,记者还走进中科院实验室,用实验的方式展示生活在海底鱼、虾是什么情况下被电昏甚至电死的,又是怎样被捕捞上来的,这种方式的危害是什么;同时还通过专家采访, 量化分析一艘电捕船的破坏力到底有多大,这样的方式令人印象深刻,具有很好的视觉冲击。一组调查在27日17点新闻播出。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