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123—曹瑞冬:舌尖欲望

作者: 
曹瑞冬
职务: 
南京农业大学

热度: 362
摘要:本文主要批判人与珍稀动物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揭露出舌尖上诱惑的根源,也指出解决的方法。
 

  这个世界正是有人贪的多,这个世界才会越进步!
  吾辈本如斯,何曾有过完美人生?欲望于人而言,就像是糖果于蚂蚁,当想要的东西到来,大多数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追逐它,然而,我们想要的,别人也想要,但很多事物和人一样,都会有消亡殆尽的那一秒。因此,我们学会了竞争,竞争来竞争去,人类成为了地球上无法征服的霸主,而人类里的少数人则把握住权力,成为人上之人。
  有欲望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就注定会有牺牲者,也注定会有奉献者,更注定会有什么也没有做的人。欲望本无罪,人活着不就是贪一个生命吗?没了欲望,地球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可是,一旦欲望膨胀,就会无限开启更大的欲望,最终只会形成“弱者按照强者的意愿生存”。
从古至今,从生到死,我们到底毁灭了多少弱者,不谈和我们一个种群的人类,人类的历史前进是伴随着无数种群走向衰落,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选择,但人在进化中已由主观能动性的地位演变成不可收拾的决定作用,这个地球已不是我们过往的地球,它沾染了太多人类的欲望,就像时间一样,回不了头。果然,人活着真是不易,最简简单单地生活也仍旧是逃不开衣食住行的重复,往往我们最简单的舌尖欲望会毁灭这个地球。
  食物,在人的进化里,已有稀缺品转变成平常之物,并且我们也有资格浪费食物了。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几乎都不必为一碗饭而担忧,但是,活得越来越好,我们便不局限于食物的量,质甚至是对完美的追求。食物是生活的事情,我们正将其向人生的事转化。一部《舌尖上的中国》道不尽的是中华美食的精髓,但传达的却是我们逐渐物质化和欲望化的饮食。美味留在舌尖的时间极其短暂,但我们千百年来一直在追求终极美味,没有停止。
  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有思想,食物在头脑里温馨的记忆大概就是美味了。动物界里强者捕食弱者,是因为要生存,食物是血腥的味道。而人类占有动物的生命,是为了证明我们是在不断征服中成为霸主。河豚鱼有毒,但人类是有多厉害啊,把毒除掉再吃,番茄的初尝也好像是这个道理。亚当、夏娃对禁果的尝试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创新,虽然陷入到无尽的苦难中,再也触摸不到完美,但人类千百年来一直在欲望的指引下创新着征服完美的事业。
  如果对未见食物的尝试是一种创新,而这种创新蛰伏于我们的灵魂深处,那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不管活的死的,都大概可以成为我们的食物。有的人一辈子吃青菜,有的人一辈子吃猪肉,是人都会腻的,久而久之,舌尖尝鲜的欲望让我们将目光投放到更广阔的动物界。人是杂食性动物,就算有毒,就算怪异,但配上我们的调味料,美食还是能震颤我们的舌头。
  有的时候,我在思考,我们舌尖上的食物范围是不是过分宽广了,或许正因为动物身上都是宝,我们对于任何动物,不管是珍稀的,还是富足的,都还是要吃的。人肉的味道到底谁怎样的,我不知道,因为没有人吃,但人类对于珍稀动物的享用这世上正时时刻刻上演着。他们已经濒临灭绝了,自然不给他们活路,我们更残忍,蒸的、炸的、炒的、焖的,只为舌尖上留有那最完美的味道。
  鸡鸭鱼肉我们像吃苹果一样吃,对于那样昂贵的奢侈动物,不能常吃,可总是抵挡不住诱惑,欲望在此时膨胀,所以,我们不吃动物,动物就会吃我们,自然界就是这样残酷。我们对于那些地球上最底层的生物没有怜悯之情,但深思,总有一天,我们会无肉可吃。细数人类的历史,不知有多少珍稀动物走向灭绝是我们舌尖的那份贪念引起的,我们还不会为舌尖上的罪过忏悔,继续着所谓的“尝试”。
  舌尖连着心尖,当我们的舌尖上留有野性的美味,可我们的心尖是否会我们舌尖邪恶的欲望痛心,还是,这味道只是大脑的反射,仅仅而已,人有思想,这思想或许会成为我们毁灭生灵的邪念,但或许更可能成为我们用生命捍卫生命的忏悔与救赎。人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能认清并且及时改正错误。但人丑陋的地方就在于我们会为了占有,选择成为恶魔的道路。
  这地球本是一潭死水,后来造物主把最简单的生命传递给海洋,后来,生物越来越进化,这个世界慢慢地热闹起来,同时,自然所淘汰的生物也是不计其数的,但也唯有人类,用他们的欲望和能力左右着生命的进程,今日我们为了那短暂几秒的舌尖欲望让生命灭了种,来日,这地球会更加公平地让我们人类也走向不归路!
  人必须为犯过的错误负责,但舌头无罪,吃肉无罪,倘若没了欲望,人还不如回归到单细胞生物,地球总会让牺牲成为必然,但是,我们即将枯竭的地球资源与过度滥用的地球环境让我们没有资格拥如此膨胀的欲望。我不明白,地球已经七十多亿人,每天都在以指数增长着,为什么高高在上的人类连一点活着的机会都不愿意给那些濒临灭绝的生物,我们的人群里总有人,而且是越来越多的人为贪图那不切实际的舌尖美味,将生命逼到了绝路。
  这世上有人在牺牲,有人在奉献,这样一来一回,这个世界的秩序就建立起来了,七十多亿人为了活着,可以牺牲地球的生机,但也会有七十多亿人为了活着,限制自己那舌头,奉献生命的未来!

分类: 
新闻专题类

添加新评论

大赛指南

  • 主办单位
  • --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
  •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
  • 承办单位
  • --安徽天方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 --动保网
  • --中国企业摄影家联盟

  • 亚洲动物基金
  • 北京市法学会公益法研究会
  • 中国动保记者沙龙
  • 中国青年动物保护联盟

  • 中国文联《神州艺术》杂志
  • 中国张家界当代中国画创作研究院
  • 中国禅茶协会
  • 上善文化教育学会
  • 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 宜信卓越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央企大客户事业部
  • 东巴视觉艺术研究中心

  • 中国新闻社
  • 中国网络电视台(央视网)专题频道
  • 中华读书报
  • 人民网
  • 中国网
  • 新浪网
  • 腾讯网
  • 光明网
  • 经济网
  • 凤凰网
  • 大公网

  • 2015年11月1日前,凡在具有全国统一刊号的报纸、刊物,或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的、具有登载新闻业务资质的新闻网站,知名动物保护组织门户网站上正式发表的新闻作品,均可参评。
  • 参评作品如侵犯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商标权等,评选工作委员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法律问题由参评者自行解决并承担责任。

  • 作品征集从2015年6月22日起,截稿时间为2015年11月30日(以收到作品时间为准)。
  • 评选采取征集与展播相结合、单位统一组织和个人自由来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评作品边征集边在相关网站进行展示
  • 参评作品可刻录光盘邮寄到组委会,也可发送到评选工作委员会征稿电子信箱。
  • 参评作品可以是电子版原稿、媒体刊载的截图、报刊复印件等。

评选截止

作品征集

作品征集从2015年6月22日起,
截稿时间为2015年11月30日
(以收到作品时间为准)

关于我们

首届“天方杯”动物保护新闻奖.
宣传爱护动物的普世价值观,展示新闻舆论战线关注动保议题、提升动保理念、实践动保行动的报道成果

联系我们

动保新闻奖评委会:

  • 3207756167@qq.com 
  • 联系人:汪佳其(微信:wjq1117)
  • 手机:13465871613
  • 地址:山东青岛黄岛区灵山湾路247号203室

请在电子邮件题目或邮件信封上注明“参评动保新闻奖”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