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0—徐卓君:活熊取胆,真实与谎言

作者: 
徐卓君
职务: 
南都周刊记者

热度: 493

  熊胆到底有没有药用?如果有,为何其替代品迟迟无法上市?归真堂活熊取胆背后,到底有多少利益?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汪松认为,正是中国特有的野生动物的产业化,才导致野生动物保护这么难。

记者_徐卓君 北京报道 图片提供_亚洲动物基金

 

亚洲动物基金的外事总监张小海前所未有地忙了起来。今年2月以来,他每天几乎只能睡三五个小时,时间都用于与数不清的媒体见面,和归真堂、中药协会激辩活熊取胆的残忍以及熊胆的替代性。14年来,这个动物保护组织都在为救助黑熊而努力。

这一次,他们的靶子是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后者自2009年以来一直谋求在创业板上市,募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年产4000公斤熊胆粉”和“年存栏黑熊1200头”。

2011年年初,归真堂上市申请第一次被披露就引起一场纷争,政协委员张抗抗在当年召开的两会上提交过抵制活熊取胆的提案;一年之后,再次谋求上市的举动引起一场更大的地震——除了72个投书证监会阻击养熊大户归真堂上市的社会名流,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公众,在各大门户网站的民意调查中,超过90%的网友反对活熊取胆。

对动物保护组织而言,阻击归真堂的上市,并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他们希望永久地终止活熊取胆这一产业。张小海甚至乐观地认为,这也许是给“活熊取胆”的最后一击。

 

谜一样的养熊业

1980年代,中国从朝鲜引进活熊取胆技术后,养熊业变得富庶而神秘。所谓活熊取胆,是在活着的黑熊身上插上一根管子,持续不断地从它的胆囊内抽取胆汁,以替代一次性的杀熊取胆,满足对熊胆的各种需求——从最低级的中成药原料、注射剂到熊胆粉礼品。

动物保护组织口中的养熊业和归真堂、中药协会口中的活熊取胆似乎是两个世界。一个是地狱,狭小的铁笼子、永不愈合的伤口、移位的内脏器官,甚至还有生锈的铁马甲;一个是天堂,黑熊喝着最喜欢的蜂蜜牛奶,取胆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无痛,取胆过后还能痛痛快快地出去玩。

大门紧闭的养熊场有极其正当的理由——国家林业局的规定,极少有人能窥得其中一二。

公众对活熊取胆最初的印象来自于流传在网络上的图片和视频,在这些图片和视频中,黑熊无一例外地被关在狭小的铁笼子里,被铁质的马甲紧紧地束缚住,腹部裸露着一个几近溃烂的伤口,插入一根透明的或金属的引流管,流淌着黄色的胆汁。不出意外,这些黑熊将持续地被抽取胆汁,直至死去。

见过这些图片和视频的网友们都将活熊取胆视为一种持续的酷刑,“惨绝人寰”。就连一贯支持养熊业的中药协会也承认,这是“残忍”的。

但无论是归真堂、中药协会还是政府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都把这种残忍归因于上个世纪。归真堂就声称公司主营的活熊取胆是采用“无管引流”技术。

根据国家林业局的说法,中国现阶段“养熊取胆”技术和条件与过去二三十年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进——比如,“自体造管引流”和无痛操作等。

所谓无管引流,是通过外科手术,在熊的腹部制造一个永久的伤口,利用熊的软组织造一根引流管,把腹部、胆囊和外界连通,每天两次,熊场的工作人员会通过黑熊腹部的伤口将一根金属漏管插入熊腹部的伤口,取得胆汁。

中药协会更是认为,这种技术是“无痛”的,对黑熊的健康没有影响。那些经过“批准”的、国家政府部门、中药协会和部分研究机构的来访者,在参观过熊场之后大多都表示认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高学敏声称,他在熊场没有看到动物的痛苦或者疼痛呻吟的吼叫。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更认为,取胆熊“没有异样”、“很舒服”。

归真堂也发起了反击,它通过曾给蒙牛、双汇做过危机公关的世纪隆华公关公司,邀请媒体、持异议人士分别在2月22日、2月24日参观养熊场,但未得到各界友善回应,动物保护组织质疑归真堂有可能把参观的熊场弄成一个“样板间”。

根据多名记者的暗访,黑熊的境况不像有人参观时的待遇那么好。曾在吉林、黑龙江和山东暗访过熊场的记者潘滨认为,养殖厂的熊非常痛苦,都被关在狭窄的笼子里面,不断做摇摆运动。

《法制中国》记者李明露说,在延边暗访的近十家养熊场后发现,仍然有黑熊穿着重达几十斤的铁衣,甚至无法完成简单的趴下这个动作。

熊的情况也不佳。成都军区总医院原病理科主任汪盛贤教授近期对49例取胆熊进行病理检测,发现它们普遍存在肝癌、癌细胞扩散到血管和肺部;慢性胆囊炎;炎症,组织坏死,各种肝脏、胆管病变等疾病。

动物保护组织也极力反对“无痛说”。亚洲动物基金解救的277只黑熊中,181只的黑熊采取无管引流的取胆方法,165头取胆黑熊有后遗症,99%患胆囊炎,其他疾病包括胆结石、胆囊息肉等。在121只去世的熊中,35%患有癌肝。

“当我们打开无管引流熊的肚子时,我们发现,它的内脏器官都已经移位了,因为无管引流要求把原本包裹在肝脏里的胆囊拉出来,靠近腹壁,这会造成黑熊的器官移位,”亚洲动物基金的张小海说,“这个伤口是永远不愈合的,它天天要插一个管子,每天插两次,细菌是会带进去的,怎么会不疼,怎么会不感染发炎呢?”

 

天然熊胆不可替代?

本来是养熊业与动物保护组织的博弈,中药协会的“挺身而出”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

2011年12月,中药协会发给媒体一封沟通函中提到,亚洲动物基金会是“受西方利益集团资助的”,“打压民族中药”,“假借动物保护名义,长期从事反对我国黑熊养殖及名贵中药企业的宣传。”其目的就是“削弱中药竞争力、为西方利益集团垄断中国肝胆用药市场谋取更大利益”。

在2012年2月1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药协会虽然回避了之前的西方利益集团论,但仍然抛出了“熊胆不可替代”论,并对其会员单位归真堂的上市表达了支持。

根据多篇学术论文(出处均为国内各中医学报、学刊),熊胆可谓包治百病:从解热镇痛、护肝利胆、降血脂、抗肿瘤到抗病毒、抗炎、抗菌,还有效促进微循环……

现代医学认为,熊去氧胆酸是熊胆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制备,用于溶解胆结石和改善肝脏功能。事实上,国内已经有两种熊去氧胆酸胶囊上市,分别是德国的优思弗和意大利的滔罗特,年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

但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认为,熊去氧胆酸不仅仅是熊胆中的一种有效成分,熊胆中还有其他几十种成分的协同作用,因此不能代替熊胆的全部功能。

与房书亭持相同观点的不在少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药专家李连达撰文认为“人工合成的化学品仅是熊胆汁有效物质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有效成分,其药用价值有很大区别。”

通过光谱分析等手段,现代医学已经搞清楚了熊胆的主要成分。除了熊去氧胆酸,还有鹅去氧胆酸、牛璜熊去氧胆酸等多种胆汁酸类化合物,以及胆固醇类、胆色素类、氨基酸类及其他微量元素等(《熊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概况》,2005年),其中,熊去氧胆酸是熊胆特有的,而其他成分的功效还未完全查明。中医作为一种经验医学,至今未能发现或证明熊胆中其他的具有重大治疗功效的成分。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熊胆的主要功效在于“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四大功效。

讽刺的是,著名中医学家刘正才在《新京报》上表示,寻常的中草药材也能代替熊胆的四大功效,就清热解毒而言,野菊花、金银花更好;清肝明目方面,龙胆草、栀子的功效也更胜一筹。

实际上,沈阳药科大学原副校长姜琦和他的同事们,为了人工熊胆的上市,也等待了30年之久。

早在1983年,沈阳药科大学的前身沈阳药学院就承接了“人工熊胆”的课题,不到7年时间,课题组应用仿生学原理,合成了化学组成、理化性质、稳定性等和天然熊胆相差无几的人工熊胆,并走到了新药开发的最后一步——人工熊胆二期临床试验。

在1992年对人工熊胆进行第二次的新药评审中,20多位专家对人工熊胆的临床方案与临床结果一致通过,并认为这是中医药科研的创举。只是为了进入国际市场,希望课题组再扩大几个病种补做临床试验。

此后的2003年1月、2003年5月、2004年的5月4号、2007年9月,课题组又多次报送了相关临床,补充了有关资料,并做了详尽资料。

人工熊胆课题组组长姜琦说,3家研发单位,近20家临床医院,百多名专家教授和研究人员,花了巨额资金,圆满地用仿生学原理研究出完全可以等量、等效替代天然熊胆的人工熊胆,恳请国家药品审批中心尽快予以批复。

但时至今日,人工熊胆仍然没有拿到药监局上市的批文。“技术上,它(人工熊胆)该做的,都做到了,就是到现在还没批,”卫生部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曾经为人工熊胆设计二期临床试验的首都医科大学教授高益民说。

 

利益链

中国是除朝鲜外,全球唯一可以合法从事活熊取胆行业的国家。在中国,熊胆粉被制成中药、保健品甚至是日用品。从养熊的农户、熊场、到药企,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利益链。

据张小海介绍,中国自1984年从朝鲜引进活熊取胆技术后,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1980年代,四川省资阳县的一个公务员养殖的二百多头熊,就被作为政府推广的示范点。

在部分地方政府的默许和推广下,1990年代初期,全国范围内已经有480多家养熊场。

这数百家养熊场的上万头黑熊被抽取的胆汁经过干燥之后,制成熊胆粉,源源不断地流向了下游企业,诞生了凯宝药业、归真堂等年销售额数个亿的上市或准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凯宝药业预计2012年对熊胆粉的需求达到18吨,以熊胆为主要成分痰热清注射剂2011年为公司带来了8亿的销售额。

按照每只熊年产4kg熊胆粉计算,凯宝药业一年就需要4500只取胆熊,根据中药协会的数据,中国现存的取胆熊约6000只到8000只。

巨大的商业利润更刺激了养熊业的壮大,归真堂的此次上市募集资金的目的之一就要把现有的400只取胆熊提高到1200只。

中药协会更是称养熊业支撑183家中药企业、153个中成药品种,是中医药的上游支柱产业。

但根据东北林业大学杨淑惠《中国熊胆粉的生产和利用现状》报告,只有质量较差的熊胆粉作为生产中成药的原料,价格并不高,不过3-5元/g,年销售额也只有8000万,而那些质量最高的熊胆粉被直接卖给消费者,市场价格高达80-120元/g,年销售总额超过4亿元。

那些卖给消费者的天价熊胆粉,也并非遵循药用价值,更多的是作为高档礼品或保健品。在归真堂公司网站,“金胆尚品,养生臻品”是其熊胆粉的广告词。

动物保护组织质疑,正是由于这个完备的活熊取胆产业链的挤压,人工熊胆立项近30年未被批准上市。

在1992年卫生部回复人工熊胆课题组的批件中称,“目前引流熊胆产量已暂满足药材所需,也请开发时综合考虑。”

养熊业的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的态度同样暧昧不清,在1990年代后期,由于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和申奥的压力,当时的林业部将关闭了一些养熊场, 禁止用“铁背心”、“小铁笼”对待取胆熊,取胆技术改为无管引流。目前,国内的养熊场已由1990年代初的480多家下降到68家。

2006年国家林业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时任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司副司长王伟称,熊胆功效是其他中药难以替代的,还没有时间表宣布取缔“活熊取胆”。

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汪松认为,正是中国特有的野生动物的产业化,才导致野生动物保护这么难。“黑熊在其他国家都是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以保护为主,只有在中国,才以产业化为重。”

 

来源:http://www.nbweekly.com/news/china/201202/29061.aspx

分类: 
报刊类

大赛指南

  • 主办单位
  • --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
  •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
  • 承办单位
  • --安徽天方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 --动保网
  • --中国企业摄影家联盟

  • 亚洲动物基金
  • 北京市法学会公益法研究会
  • 中国动保记者沙龙
  • 中国青年动物保护联盟

  • 中国文联《神州艺术》杂志
  • 中国张家界当代中国画创作研究院
  • 中国禅茶协会
  • 上善文化教育学会
  • 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 宜信卓越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央企大客户事业部
  • 东巴视觉艺术研究中心

  • 中国新闻社
  • 中国网络电视台(央视网)专题频道
  • 中华读书报
  • 人民网
  • 中国网
  • 新浪网
  • 腾讯网
  • 光明网
  • 经济网
  • 凤凰网
  • 大公网

  • 2015年11月1日前,凡在具有全国统一刊号的报纸、刊物,或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的、具有登载新闻业务资质的新闻网站,知名动物保护组织门户网站上正式发表的新闻作品,均可参评。
  • 参评作品如侵犯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商标权等,评选工作委员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法律问题由参评者自行解决并承担责任。

  • 作品征集从2015年6月22日起,截稿时间为2015年11月30日(以收到作品时间为准)。
  • 评选采取征集与展播相结合、单位统一组织和个人自由来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评作品边征集边在相关网站进行展示
  • 参评作品可刻录光盘邮寄到组委会,也可发送到评选工作委员会征稿电子信箱。
  • 参评作品可以是电子版原稿、媒体刊载的截图、报刊复印件等。

评选截止

作品征集

作品征集从2015年6月22日起,
截稿时间为2015年11月30日
(以收到作品时间为准)

关于我们

首届“天方杯”动物保护新闻奖.
宣传爱护动物的普世价值观,展示新闻舆论战线关注动保议题、提升动保理念、实践动保行动的报道成果

联系我们

动保新闻奖评委会:

  • 3207756167@qq.com 
  • 联系人:汪佳其(微信:wjq1117)
  • 手机:13465871613
  • 地址:山东青岛黄岛区灵山湾路247号203室

请在电子邮件题目或邮件信封上注明“参评动保新闻奖”字样。